關於我自己

我……很胖!我要瘦下來。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20110510Vicky垂楊演講心得

臺灣的教育該何去何從?一個小學教師的課程省思
一、緣起
        當臺灣教育在推廣閱讀的同時,「與作家有約」似乎是當紅炸子雞,第一次到嘉北參加閱讀研習時,當天的講師是在臺南任教的作家老師廖炳焜先生,展示了他到各校與學生面對面零距離交談的紀錄,再加上在報章雜誌或電視節目偶有專欄報導透過作家與學生互動以提昇學習興趣為主題。讓我興起了「邀請作家到校與學生面對面座談」這個念頭。
        第二次到嘉北國小聆聽了Vicky林存青老師的精采演說,邀請她到校為畢業生辦一場演講的念頭更強烈了。
二、課程設計
        廖炳焜老師曾分享過,有些學校會讓學生先了解作家的背景,讀過相關文章後,再邀請他到校與學生座談。對於教科書上的作家出現在眼前,學生都非常興奮。於是,在邀請林存青老師到校演講一事定案後,就著手進行了下面的課程:
(一)閱讀林老師的單車環遊夢網站,欣賞下載專區分享的pps。了解林老師的背景。
(二)透過改寫、創作童詩(時間允許時讓學生發表在學生小組部落格)
(三)集結每個學生的作品編成一本小書當作禮物贈送給老師。
(四)學生活動省思及教師專業對話。
三、課程省思
1.林老師分享自己的經驗,老師可以將此經驗再轉化,加深加廣引導學生。
2.時間有限,學生作品錯別字多,如何讓學生訂正錯字是未來實施要再注意的部分。
3.手工小書製作方式非常多元,透過可珍老師的巧手讓我們大開眼界!好厲害,果然是大師。
4.在推廣課程時,有一個班級平時非常活潑,可是進行觀賞創作時,全部都非常專注,短短時間內擠出來的作品雖稱不上完美,但還是可見那份童真與盡心盡力。
5.活動結束後,班級負責插畫的瑩君老師對於班上小孩未能有此機會創作童詩彙編成書,覺得相當可惜。
6.有孩子提問:「既然要送禮為什麼不去外面買?」老師回應:「你的建議很好,錢可以買到外面的禮物,卻買不到垂楊國小一百八十幾位畢業生的作品集。所以,既然要送禮,當然心意最重要,我們的作品是無價的!」
四、後記
「最好的團隊需要異質性的安排,才能夠豐富發展。」在佳萍主任的部落格上看到潘道仁校長說的這句話。 十分認同。尤其是才剛結束了這個活動,感受特別深。
因為這次的活動,有些事情不一樣了:
1.可珍老師看到學生的潛力,決定百忙中抽空到各班指導六年級的孩子進行小書創作,至於內容有幾個主題:自傳、傳承……思考中
2.Vicky老師到垂楊演講的當天晚上在嘉大還有一場演講,她把垂楊學生送給她的小書拿出來與一群大學生分享。看到小六學生的作品,他們非常驚艷,童年時的創造力曾幾何時在讀書升學中消失殆盡。或許是大受好評,讓Vicky老師興起了將他們收到的所有禮物舉辦一次展覽,她將帶著垂楊孩子的書,到下一站繼續分享。Pinky老師對於「改寫旱鴨子的夏天」這本書相當喜歡,看著學生的創意作品忍不住大笑,因為「旱鴨子的夏天」對她們二人有特別的意義。捲軸式的書籍相當少見(鬼才可珍老師真是垂楊的寶呀)讓她們愛不忍釋手。(註:過去她們收到的多是自製卡片,沒有集結成冊的,因此覺得特別)
        如果這樣的作品能夠讓更多老師有所觸動而研發教材來指導學生,能夠跟著Vicky老師環臺或與外國友人分享,這何嘗不是一件美事?一種感動。

天亮了…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