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寫作課程的改革--以部落格為基礎的革新] 第二次部落格寫作的學習社群活動
社群伙伴 :今天下午要聚會喔!
聚會時間:pm2:00 聚會地點:5-3教室
參與人員:大家
聚會內容:如下。請大家利用空堂或閒暇時想一想方便下午討論(繼仁老師mail給我的內容)。
進入學校現場,建構部落格寫作學習社群,主要是希望發揮教師本身團隊合作和共同學習的精神,進行部落格寫作教學模式的探討。
第一學期主要是提供學校教師相關的理論和部落格技術的支援,並將第一年成長團體探討的結果進一步落實於學校的真實教室情境。
為了維持部落格寫作革新方案的運作,下學期的第一次社群活動,介紹了教師慎思和實踐智慧的運用,也預告第二次的社群活動,研究者將由主持人轉換為觀察者和諮詢者的角色,改由學校學習社群的領導人主導活動的進行。
探討的內容主要是
第一學期主要是提供學校教師相關的理論和部落格技術的支援,並將第一年成長團體探討的結果進一步落實於學校的真實教室情境。
為了維持部落格寫作革新方案的運作,下學期的第一次社群活動,介紹了教師慎思和實踐智慧的運用,也預告第二次的社群活動,研究者將由主持人轉換為觀察者和諮詢者的角色,改由學校學習社群的領導人主導活動的進行。
探討的內容主要是
部落格寫作方案的分享、困難以及解決策略,藉以進一步瞭解學習社群在推動革新方案的潛能。
附加:大家一起來發展部落格寫作的量表
伶宜20120328
伶宜的資料
【部落格寫作方案】
一、練習寫論說文(以課本第四課臺北一零一大樓為架構,進行說明文教學,再融入學生的想法,以論說文的方式呈現)
教學流程:
1.以課本第四課的課文當作一個架構,闡述說明文和論說文的差異(臺北市教育入口網http://www.tp.edu.tw/composition/r/essay/03.jsp)
2.論人性─本善、本惡
東方:儒家(本善)、法家(本惡)
西方:基督宗教,人帶有原罪來探討、
從各大家的論點來切入第一段
3.分段說明時,可舉學過的例子(武訓興學、曹慶的創世基金會)或時下最熱門的話題(陳樹菊)再舉生活中的例子
4.回應前幾段,再次闡述自己的論點。
二、困難:學校授課時數有限,無法在校完成文章,僅能利用課堂教學生寫大綱,列草稿,將學過的課程內容再複習成為作文的媒材。第一次上大綱,學生一無所繫或者可以再從課文摘取段落大意讓學生了解大綱與草稿的寫法。
三、解決策略
1.讓作文成為家課(有些課堂未提到的觀點請學生來訪談,了解資料從何而來。有學生表示會上網查詢,趁機提醒要轉化成自己的意思,不可原封不動照抄)
2.讓學生上網張貼文章,可以彼此觀摩學習。
3.尋找佳文讓學生參考(尚未進行)
4.參考後再訂主題,讓學生上網尋找資料或可用媒材,再次仿作。(尚未進行)
【社群的方案分享】
1.從教材來談:
這是可行的,學校卓越課程納入作文教學,已經請學年老師針對課本設計寫作教案,放在學校網路硬碟供大家取用,因此教材分享是ok的。
2.從社群成員對話:
由於學校事務與班級事務多且雜,成員要常聚會有其困難度,再加上彼此對網路與電腦的使用習慣不同,因此要透過部落格來對話,目前尚有困難度,還是必須要面對面來說會更有感覺。其次針對作文教學進行對話亦有某種程度的困難點,因為彼此的進度不同,無法同步,至多看到同儕作文教學演示發現可用題材或技巧,回到班級有需要時可運用,要隨時上完就討論是相當困難的。
個人推廣的省思
1.從教學者的角度:就我而言,部落格寫作是相當理想的,除了個人使用電腦的習慣外,參加教專、喜愛上網寫作、網路尋找資料的便利性等,都是我致力推廣部落格寫作的參考指標。對於厚重的作文本,批改起來實在讓人頭疼;學生同儕互評、作文教學個別化、教導學生如何賞析一篇文章、共同修改文章等四個作文教學範疇是過去傳統作文教學個人一直沒辦法突破的地方。現在每個學生都有部落格,上網批改文章是很快的,目前"學生同儕互評的教學"已經至少五次以上。個別教學有老師以意見方式回應,或利用電腦課請學生進到自己的文章,逐一提點問題所在。學生立即修改,老師可以馬上檢視學生是否理解老師的個別指導。
2.從學生的角度:(要再訪談,待談完後會請學生寫一篇我對部落格寫作的看法)
3.實施的時間:二週一堂的電腦課是固定的課程時間、如有長篇文章會再利用彈性或綜合時間借電腦教室讓學生上網張貼文章(手寫一次,在打字的過程中再檢視文章是否有錯別字、句子通順與否)動作慢的學生請動作快的協助。不專心寫作分心玩線上遊戲的小孩扣其虛擬薪資利用下課時間使用教室的電腦完成作業。已經完成的孩子鼓勵多閱讀其他人的文章並給予回饋(男找女,女找男,就是不找好朋友。避免好朋友間思維相近,看不出問題或敷衍了事)至於玩遊戲,只要完成老師交辦的事情,給予一節二十分鐘下課利用教室電腦專心玩遊戲。
【教師社群的展望】
個人認為教師社群的發展性很強,再加上教專的推廣,教學團隊與專業對話的存在是有必要性的。筆者參加二個社群,一是跟隨者(數學),一是帶領者(部落格寫作)。前者由於是跟隨者,總覺得自己是白白領受別人的付出、享受別人的成果。自己除了去實踐課程,沒有實質上的幫助;有感於此當主任詢問是否能夠組一個部落格寫作社群時,才會義不容辭擔起寫計畫(繼仁老師、主任和可珍師鼎力相助)、打雜的事務。由於本身對寫作教學亦有相當興趣,力求突破,因此在推行的過程中相當投入。
從第一年的小組部落格到第二年人人都有部落格,就是一大進步。如何精簡教師工作又能達到作文教學的成效一直是自己想要修正的部分。因此部落格寫作推廣至今覺得尚且符合自己的期待。學生每週主題週記(限制式寫作)多數人文章寫得言之有物,侃侃而談(不知是否主題都出自生活週遭發生的事件,再加上每週都練習而有所進步);正視每個領域的課程,成為寫作的題材;讓成語不再艱澀難懂而在生活大小事件,課程內容中引用相關成語,出口成章的情境,或許更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成語,使用正確。(缺點:大小事都旁徵博引、引經據典地教訓人,唉!連自己都覺得煩)
數學社群目前要朝數學教學精進前進,帶領者已提出課室觀察的想法,希望藉此能夠協助授課者釐清一些迷思,精進教學技巧,落實優質的學習,讓對的學習能夠開發學生的潛能。這是我們部落格寫作可以學習的目標。但回到社群,成員的個別化很重要,每個人的接受度與教學方法都要被尊重,部落格寫作我個人定位在:團隊專業對話、寫作教學相長、教師支持團體、好朋友抒解壓力、資源共享。至於要不要做一樣的,就不那麼重要了。一群人為同一個理念,用自己的方式來呈現,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呢!
今天社群的功課,我寫了一個小時呢!加油!距離天亮還有二個小時可以運用,用半個小時來準備今天的心智圖教學、剩下一個半都來打字寫量表囉!至於我的論文修改…啊!留待明天的清晨了…唉!「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皆蹉跎。」振作!振作!振作!
天亮了就有85度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