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您好:
垂楊的圖書館在班上孩子協助下把書搬回新圖書館,相信很快就會開放,大家都很期待在新的圖書館閱讀喔!也歡迎您有空到校走走,陪孩子一同閱讀。
本週三下午教師進修到校指導的是目前國內負責研究閱讀理解策略的柯華威教授的得意門生陳明蕾教授(新竹教育大學教授)。一下午的座談,教師針對教學現場遇到的困難提出討論,教授亦提供相當可行的方法,所以我們會繼續在教學現場替孩子增能,補足過往沒能建立起的學習習慣。
研習過程中順便針對前陣子班上進行眼動測驗結果的部分說明,發現孩子在學習社會科(看說明文)通常都是只看文字忽略圖片,事實上圖片是輔助學生理解文字很重要的媒介;所以社會第三單元平時卷伶宜老師輔以圖片,用題組式的題目來測驗孩子,果然有部分的小孩不知道圖片中蘊含的訊息(答案)或看不懂圖意而答題錯誤。
每次的定期測驗,伶宜老師都當作一次學習的總體檢,發現問題,立即找方法解決,所以孩子的自我學習部分增加了,但會用同儕的力量來共同完成減少課業量。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是:
【國語】
增加查字典語:接觸不同的語詞(目的是學習一字多義,這是一個高階讀者需具備的能力,亦是當前語文測驗常出現的題型,回到最初的做法,但做些改變,可以加大學習的成效)
【數學】
下星期二嘉大數教所劉祥通所長要進班觀看學生上數學課的情形並給予指導。
數學習作會留在學校完成。確保每個小孩都會。
【社會】
繼續使用閱讀策略上課,協助孩子圖文連結,讀懂文章。此次定期考查有部分題目孩子反應課本沒有白紙黑字寫得清楚詳細;伶宜老師的回應是:文章讀了要會用,不只是背起來,所有的內容都是課堂討論過,講解過,尤其是社會出題者還是我,「課本沒有」不應是考差的理由,未來的學習會更重視學以致用(不只是背,還要會運用)。看到此,不知您是否會覺得孩子們的學習相當辛苦。是的,所以教孩子們如何有效率地背,如何將一段文字以表格整理呈現,如何彙整一篇課文以結構圖、關鍵字來詮釋…都是我們在做的。
【閱讀】
進行「閱讀自我理解監控」的教學。伶宜老師會示範,再指導學生如何運用在自己身上(班上有幾位孩子已能進行這項工作,學業成就亦是班上的前五分之一),學習這項策略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是有幫助的。與您分享。
【學生的自我反省】
看完小孩在聯絡本上的自我反省,大多數孩子是言不及義,或者更貼切地說,不知道自己考差的問題在何處,總以粗心錯或沒有讀到,讀得不夠仔細,課本沒有出現為由。我想,回到最原本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何處,而這是孩子在學校的時間,伶宜老師會針對學生個別差異進行指導的,教孩子如何看到自己的問題(自我理解監控),進行修正。
拉里拉雜提這許多,希望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與其放學後在外遊盪、回家拚命看電視玩電腦、一堆家課都未完成到校又得利用課餘時間補;去學才藝、上課輔安親、有人照顧總是好事。但不能完全依賴大人。以為大人提供的學習就足夠;花點心思閱讀課外書籍是增加自己詞彙、閱讀流暢度與寫作媒材很重要的一項功課。
【考差了會被罵,會被打。】
在班上只有上課不專心,才會被老師罵(扣除不了解的部分,純粹聚焦在未花心思在課程中)。學生的分數向來不公開,考卷亦是對摺壓住分數再請個別到前面領取。禁止學生去看別人的成績或公開散布他人的分數,以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至少在學校我所看到的,每個孩子都很盡力了)如果用打罵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覺得考試是為別人考的;怕打而只著眼在眼前的學科學習,忽略了學習是有趣的,考好是對自我的期許與挑戰喔!當然,某些基本題錯得太離譜,伶宜老師也是會叨唸幾句啦!因為真的很……不應該!
再次感謝您對伶宜老師的支持與鼓勵。
伶宜老師20121130
想對伶宜老師說的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