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對孩子的鞭策與嚴格督導退流行了,
取而代之的是以中藥餵養再輔以家庭飲食的調養才是健康的王道。
雖然我們都知道有時某些積習已久的病症需要的是苦藥(良藥苦口)、
有些急性的病症需要的是抗生素。
但是從孩子的角度,苦藥很難下嚥,加點人工調味的甜,
會讓藥更容易進到孩子的肚裡(我家小孩餵藥的經驗)
其實上學期末的事件也讓我有此感受。
嚴師的時代真的過去了……
做得要死要活比不上孩子回去的一個抱怨,一個愁苦的表情與泛紅的眼框
你對他的十個好比不上一句較嚴厲的斥責(雖然有時當頭棒喝是必要的)
但你知道,生病的人有藥還不夠,家人的細心照顧與飲食上的調養是不可忽略的
可是我們所面臨的狀況是中藥餵養的速度不及病情惡化的速度,因為少了後者。
而且治病也需要一種相信,不信你的任憑你的醫術再高明,用藥再精準,多麼有醫德。
無效就是無效,說不定還會被認為是庸醫。
與你分享這些也是在告訴我自己:
親師生是一種緣;相處是一種藝術;能做多少改變關鍵在孩子
我們能做的就是激發學生那股為自己努力的生命力,然後提供釣竿讓他自己去學習釣魚
我覺得整個大環境對我們是不友善的
事實上整個教育制度對我們的學生也是不友善的
所以,我們各自發揮專長「盡人事,聽天命」囉!
不要氣餒喔!哈哈
謝謝妳提的同儕抒壓,我很需要的!「有空」再去找妳
我想,很少有人真的打心裡認同我們從早忙到晚,
很少有人能夠了解我們為學生做了多少
研究所老師有一天問:「你們接受家長送禮嗎?」
我的回應:「我不接受,但會送禮給自己的小孩老師。」
老師覺得怪
我說:「不接受家長的禮是不想讓人誤會,以為老師收禮,
不想讓那些不送禮或無法送禮的家長有壓力。
自己送禮給老師,動機很單純:感恩老師的辛勞。
日後我家小孩上小學,我還是會如此做,因為我想教會她感恩,
等她再大些就不用我買卡片,她自己就可以自製了。」
老師又問了:「那如果真的送禮了,會不會收?」
答:「會,但會讓孩子知道家長的禮是對老師的感恩,
那不代表老師會和你關係更好或對你更好。我和你的關係取決於你的表現。」
寫這麼多只是聯想到上研究所時與老師的對話順便記了下來,不用太在意喔!
在書局無意間看到李菁寫的書,摘要書中的內容,是老師上課提到的。你如何看待自己,人生也將如實呈現。用覺醒的靈性力量,信念創造實相,用正向思考的力量,用「我是」取代「我做」,相信孩子是健康,創造出一個如願的實相,親身「創造」並經歷無數的「奇蹟」。
◎ 所有狀況都是暫時性的:沒有一件事是不變的,沒有一件事是不動的,所有 的狀況都是暫時性的。每一件事往哪一個方向變動,完全操之在自己!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一份完美的禮物、一個新的契機。
◎ 把焦點與注意力放在自己:盡可能地把焦點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部分。不用羨慕成功,也不必可憐失敗,更毋需評判他人走的歷程。因為,在他人的靈魂計劃裡,我們並不知道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失敗。我們都在相互成就彼此的計劃!
◎ 轉機掌握在自我的「思維」中: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刻都是一個轉機,關鍵就在於每一個當下,你做了什麼樣的選擇。生命的方向著著實實地掌握在自我的「思維」當中。
◎ 將主宰權交還給自己:自認是一個「受害者」,是選擇了一個放棄主權的人生。「創傷」是最好的安排,因為挑戰真的來臨時,療癒就開始了。你就是自己一切經驗的「創造者」,若選擇了自己內在本有的力量,選擇當一個「覺醒者」,並且有意識地活著,你會發現自己展現內在力量的能力與靈性成長的神速,無可比擬!(引自 李菁茵,20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